【央企擔當筑就鄉村振興“連心橋”】 ——水電一局山陽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部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|
||||
|
||||
在秦嶺南麓的青山綠水間,一條蜿蜒盤山公路上,一座煥發新生的石橋靜靜矗立,它不僅是連接兩岸的交通要道,更是央企與人民群眾的“連心橋”。這座由水電一局山陽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部精心加固的橋梁,正以其堅固的身軀,見證著央企在鄉村振興中的責任擔當。 主動作為,央企擔當顯初心。面對當地老舊橋梁存在安全隱患的現實問題,項目部沒有選擇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”的旁觀者姿態,而是主動對接地方政府和村民代表,深入了解群眾需求。項目團隊多次實地勘察,技術人員進行安全評估,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加固方案。這種主動擔當的精神,源于水電一局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,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,更源于央企服務國家戰略、回饋社會民生的初心使命。“作為國有企業,我們不僅要建設精品工程,更要為地方發展貢獻力量。”項目負責人的話語樸實無華,卻道出了全體員工的共同心聲。 科學施工,央企標準保質量。橋梁加固工程看似簡單,實則涉及結構力學、材料科學等多領域專業知識。項目團隊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,采用先進的加固技術,選用優質建筑材料,確保每一處加固都經得起時間和自然的考驗。施工過程中,項目部嚴格執行標準化作業流程,建立質量追溯體系,安排專人負責質量監督。這些舉措不僅鞏固了幫扶成果,更為當地培養了技術力量,增強了自我發展能力。“當山洪季節來臨,村民們不再為橋梁安全憂心忡忡;當農忙時節到來,各類生產物資能夠順暢運達田間地頭,他們不只是來干活的,更像是我們的親人。”一位村民的話道出了雙方關系的本質——這不是簡單的甲方乙方關系,而是魚水情深的共建共享。 長效幫扶,央企責任譜新篇。橋梁加固工程的完成不是終點,而是山陽項目部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起點。項目部與當地政府將建立長效溝通機制,定期回訪檢查橋梁使用情況,探索“以工代賑”模式,優先聘用當地勞動力參與項目建設。這些舉措將不僅會鞏固幫扶成果,更將會為當地培養技術力量,增強自我發展能力。“我們要做的不僅是修一座橋,更是要架起企業與地方共同發展的橋梁。”項目負責人的這番話,展現了央企在鄉村振興中的長遠眼光和戰略思維。 未來,山陽項目部將繼續秉承“責任,創新,誠信,共贏”的企業價值觀,在更多領域展現央企擔當,用實際行動詮釋“國家隊”的責任與使命,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。因為對于山陽項目部而言,修橋鋪路不僅是工程建設,更是初心使命的踐行之路,是央企與人民心連心的同心之路。 |
|||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瀏覽次數:
|